陈舟还是安抚他们,先别着急。
刚刚孟达说了半天制作原理,陈舟其实都听进去了。
蛋清在搅打的过程中,因为性质不稳定,所以才需要,加入淀粉和面粉充当骨架,来维持这个发泡的网状结构。
如果用打蛋器来搅打蛋清的话:
在第一步初步搅拌时是完全没问题的。
但是如果放到第二步,加了面粉之后,打蛋器的运转会让蛋清里边的面粉,跟揉面那样,揉出筋性来。
以这样的状态再去制作雪衣豆沙,
就面临着必然的失败。
所以无论怎么着,即使上了打蛋器,也少不了人工搅打的过程。
那一涉及到手工,俩人还是不行。
所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,如何稳定蛋清发泡之后的网状结构,全程让打蛋器来完成搅打的步骤。
陈舟在他们实验、讨论的过程中,已经分析出了其中的关键,问老孟:
“蛋清的ph值是多少?”
孟老师脱口而出:
“偏碱性,我记得书上写鸡蛋放的时间越长,碱性就越高,能在8-9。这个偏碱性的状态下,鸡蛋液容易搅打,但是不容易维持状态。”
原理就是如此。
陈舟听完,心里边已经有了主意。
他打算加一丁点儿白醋,来维持蛋清的酸碱平衡。
这样一来,就不需要在后续的过程中加入面粉了。也就不用担心,雪衣炸完了后黏成一团的问题。
最关键的地方在于,
这种调整之后,很适合新手操作,能够全程使用打蛋器。
那几乎就真的是,有手就会。
按照陈舟交代的方法,两个人再次开始实验起来。
先是兑白醋。

